影片导演: 斯坦利·多南
影片编剧: 伦纳德·杰西
影片主演: 弗雷德·阿斯泰尔 / 奥黛丽·赫本 / 凯·汤普森
影片类型: 喜剧 / 爱情 / 歌舞
影片制片国家/地区: 美国
影片语言: 英语
影片上映日期: 1957-02-13
影片片长: 103 分钟
影片IMDb链接: tt0050419
影片简介:
美国女性时尚杂志的主编玛姬崇尚完美多变,以引领美国女性的流行为己任,但是杂志最近却面临模特荒,因为他们缺乏“有思想”的女主角。玛姬与摄影师迪克(Fred Astaire 饰)携团队来到一家书店取景,他们事后发现此行最大的收获是宣扬移情主义的书店店员乔·史托顿小姐(奥黛丽·赫本 Audrey Hepburn 饰)。乔对模特工作起初毫无兴趣,但考虑到可以前往巴黎面见移情哲学家弗拉斯教授,还是应承了下来。迪克因为乔而创作欲强烈,两人合作了一系列美轮美奂的作品,同时他们的关系也到了发展。不久乔如愿见到了教授,这使迪克颇为不安,两人大吵一番后乔愤而离去,为了挽回乔与展演,迪克和玛姬使出了浑身解数……
影片幕后揭秘:
幕后制作
本片是由斯坦利·多南导演的一部格调高雅,气氛优美的歌舞片。但是内容本身却只是一般的“麻雀变凤凰”,没什么新意,然而本片却是舞王弗雷德·阿斯泰尔晚期主演的代表作之一,全片舞蹈编排令人赏心悦目,由乔治·格什温撰写的配乐和插曲亦悦耳动听,使奥戴利·赫本的演出变得如鱼得水,毫不费力就令人留下好印象。本片原本是弗雷德·阿斯泰尔于1927年在百老汇演出的一出音乐舞台剧。奥黛丽·赫本曾经说过:“每一个女人在一生之中应该都会梦想和弗雷德·阿斯泰尔共舞”。她最终实现了这个梦想。弗雷德·阿斯泰尔平常对和他合作的演员的舞技要求近乎苛刻,但对赫本却非常佩服。由于赫本出色的演技和舞技,“甜姐儿”一时成为赫本的代名词。
影片评论:
本文本是简评,但由于“微评”功能的字数限制,不得不放到这儿来。
1957年的由音乐剧改编的爱情轻喜剧。虽然剧情烂俗,但从本片可以看出很多有意思的地方。
当年还没有先进的调音混音的声音处理技术,所以剧中即使是音乐剧演员的男主演,其歌声也不是非常动听的。奥黛丽的声音更是有不少瑕疵,估计也是在四年后的《蒂凡尼的早餐》中导演换掉她的声音的原因。
演技上,赫本的表情还是有着老片的那种夸张,但其精妙的舞蹈表演确实让人叫绝。舞蹈设计也融合了华尔兹探戈摇摆踢踏甚至芭蕾,着实是百老汇的“乱舞”风格,更充分开发了舞蹈动作、声音与场景道具的互动,是本片最大的亮点。
光影星期五7月专题奥黛丽·赫本。换了赞助机构选经典之作最保险,现由福田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。话说经典作品也不止好莱坞,历届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也不错的,希望选片的参考下。
这部片从时尚杂志社开篇,误以为是《穿普拉达的女王》早期版。剧情简单,是部丑小鸭变天鹅的歌舞片,歌舞之外由巴黎名胜加上奥黛丽·赫本大特写组成影片主要内容。然后你会理解为何找了个又老又瘦的男主跟赫本对戏,弗雷德·阿斯泰尔是奥黛丽·赫本偶像,点名要他出演的。当年潮流也时兴瘦吧,三名主演都奇瘦。
奥黛丽·赫本天使一般零瑕疵的脸孔,对戏是老男人也适合,如《龙凤配》的亨弗莱·鲍嘉,胜在没有情欲味。
奥黛丽·赫本酒吧独舞令她一展跳舞天分,含踢踏舞、现代舞,窄脚9分裤看到MJ的味道。